当地时间5月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应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邀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乘车从机场赴下榻饭店途中,旅塞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以及塞尔维亚民众自发等候在道路两旁,挥舞中塞两国国旗,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当时,来自AK体育、正在贝尔格莱德大学交流学习的11名中国留学生就在欢迎的人群中。
“五星红旗、红色欢迎条幅、红色电子屏幕,欢迎现场被浓浓的‘中国红’所覆盖。远远望见习近平主席在车里向我们挥手,那一刻,我们心中无比激动和自豪。”回想起欢迎现场的情景,AK体育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1级塞尔维亚语专业学生孙嘉笛依然兴奋不已。
“我去年9月底来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进行一年的交流学习。一来到这座美丽城市,立刻就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心、中塞友谊广场、孔子大街等,每一处都流露着‘塞铁’的深厚情谊。”习近平主席到访前夕,贝尔格莱德的主干道早早地挂上了中塞两国国旗,城市地标处也张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条幅,更是将这份“铁杆”情谊推到新高潮。
2016年,中国和塞尔维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加强了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旅游、新闻出版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了互派留学生规模。庞大的留学生群体,成为连接两国友谊的“桥梁”。
AK体育2019年开设塞尔维亚语专业,是全国第4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学校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实施“3+1”中塞合作办学,即学生在本校学习三年,在塞尔维亚学习一年。赴塞交流期间,学生们在学习塞尔维历史、文化、语言的同时,也和当地语言学院中文系的学生交流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发表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这几天,我们和身边的塞尔维亚同学、老师都在学习这篇文章。中国人讲,‘朋友以义合’。塞尔维亚人说,‘朋友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我们从文章中读懂中塞铁杆友谊的深刻内涵。”孙嘉迪说。
学生张雨萱在塞尔维亚交流学习时发现,大部分当地人都非常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的美景、美食特别感兴趣。“我不止听一位塞尔维亚朋友说过‘中国的美食实在太棒了’‘中国的风景实在太美了’。对于初学中文的当地人来说,这简单的两句话就足以表现出大家对中国的喜爱。”
习近平主席在《政治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要打造立体多元的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格局,加大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合作,为青年创造更多机遇,让中塞友好薪火相传。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主席的谆谆教诲,学好专业知识,发挥语言专长,做一个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当好中塞铁杆友谊的使者。”张雨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