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AK体育国际传媒学院予棠汉服社正在精心筹备“华服日”活动,届时校园里将上演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大戏……
作为校园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力量,予棠汉服社中这群以汉服为媒、以文化为魂的青年学子通过策划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如复原传统及笄礼、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开展“华服日”游园会、组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以及推动非遗文化进社区等,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生机,在校园内外掀起一股“国潮”热。
汉服是我国传统服饰,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美术工艺。
予棠汉服社负责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周淋介绍,社团以活动为载体,播撒文化火种。复原及笄礼时,社员们身着汉服演绎礼仪细节,带领观众感受传统成人礼的庄重与温情;知识竞赛中,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化作趣味考题,激发学子对文化根脉的探索热情;非遗体验活动中,剪纸的精巧、发簪的雅致、漆扇的斑斓,让参与者亲手触摸匠人智慧;“非遗进社区”则架起桥梁,将杨柳青年画的吉祥寓意、风筝魏的精湛技艺、泥人张的生动造型带到市民身边,让津派文化在生活中扎根生长。
对于即将开展的“华服日”活动,社团计划打造一场融合非遗技艺与津门特色的文化盛宴。活动将设置非遗工坊体验区,参与者可亲手制作寓意吉祥的剪纸、编织古典风雅的绒花、绘制独特色彩的漆扇;同时聚焦天津本土非遗项目,通过杨柳青年画拓印、风筝魏技艺展示、泥人张彩塑互动等环节,展现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各项精彩活动,源自他们对汉服文化的深深热爱。他们希望通过社团活动将汉服之美传递给更多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落地生根。社团成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二学生税馨雨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高中运动会上,我首次身着汉服走方阵,面对繁复的衣饰,我当时就萌生了要学会穿汉服的想法。进入大学后,我加入了予棠汉服社,在社团中系统研习汉服形制、传统妆造,参与策划汉服宣传活动。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传统服饰之美在校园落地生根,让文化血脉在当代青年人中延续。”
从衣冠之美到礼仪之大,从技艺之精到情怀之深,予棠汉服社以青春视角诠释传统文化,用创新表达连接古今。他们不仅是汉服的爱好者,更是文化自觉的践行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天津外大国际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利燕表示,学院始终将非遗文化传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发挥创新活力,打造非遗传播的青春载体。未来,学院将鼓励社团以“非遗+”模式开展活动,结合短视频创作、沉浸式体验、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推动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活态传播。同时,学院强化资源保障,通过校地合作拓展实践平台,推动非遗传承与学生成长双向赋能。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SW69w2W3XmDZ4wqbEKKZQ
(网页编辑/王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