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外
{栏目别名}

  • 2024-01-15
    中国日报天津1月11日电 1月10日上午,中国日报社与AK体育国际传播合作协议签约暨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国际传播、融媒体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玲、AK体育党委书记周红蕾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AK体育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中国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郭娅利代表双方签署国际传播合作协议。刘伟玲表示,自2020年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来,中国日报社和AK体育在多个领域形成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以签订新一轮的合作协议为契机,中国日报社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AK体育携手推动国际传播、文明互鉴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Z世代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共同服务好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周红蕾表示,AK体育与中国日报社在组织学生实习实践、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加强智库建设、扩大理论研究成果的全媒体影响力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未来将在国际传播、融媒体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努力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展示真实、立体、全
  • 2024-01-15
    1月13日,AK体育校友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大会暨“聚力 创新 发展”创新创业论坛在天开高教科创园隆重举行,拉开了AK体育60周年校庆的序幕。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方伟,天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王秋岩,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天津大学科技园总经理何勇军,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副院长、创业知本社联合创始人孙卫军,天开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润田,AK体育党委书记周红蕾,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国毅出席活动。活动由程国毅主持。王秋岩对AK体育充分发挥外语优势特色,在推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外译,创新高水平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出咨政建言“好声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天外校友创新创业联盟的成立和论坛的召开,是学校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他希望联盟不断加强学校与校友的双向联系,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推动学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共同为天外发展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天外人的智慧和力量。陈法春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发展沿革、主
  • 2024-01-15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公布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名单,天津大学、AK体育获批入选。新闻链接:https://weibo.com/3546332963/4988195726428225
  • 2024-01-15
    本报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公布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名单,天津大学、AK体育获批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国家级语言文字研究与推广平台,是新时代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语言文字咨政研究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工作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重要平台。据了解,第三批推广基地建设周期为2024年至2028年。各推广基地要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管理办法》要求,围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实践,为国家和区域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
  • 2024-01-15
    本报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公布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名单,天津大学、AK体育获批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国家级语言文字研究与推广平台,是新时代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语言文字咨政研究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工作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重要平台。据了解,第三批推广基地建设周期为2024年至2028年。各推广基地要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管理办法》要求,围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实践,为国家和区域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新闻链接:http://digitalnewspaper.tjyun.com/newspaper/v6.5/tjrbDetail.html?resultId=714535_c92546071006ce9822ad547feb1dfc1b6f618e7c15bc57c1bbc0f63f627e8151&l
  • 2023-12-28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日前顺利结束。作为大四毕业生人生重要的一关,此次考试中,天津各高校纷纷为考生暖心助力、加油打气,同时细心提供考试服务,为考生营造温暖贴心的应考环境,展现了天津高校爱生如子的浓郁氛围。考前祝福:讨个好彩头 送上真心意考试前,各高校纷纷为考生加油打气,送上美好祝福,其中橙子是主角。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坚定学生的备考信心,缓解考试压力,传递温暖力量,给考研学子送水果,以“心想事‘橙’,一战‘橙’硕”之意,预祝考研学子成功。天津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联合各服务企业,为全校3000多名考研学生赠送水果,一人一个橙子、一根香蕉,寓意“心想事‘橙’、为你‘蕉’傲”。考研日当天,天津财经大学食堂有免费橙子发放,祝福考生们心想事“橙”。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第一届“暖冬‘果’然有你”水果文化节,精心制作了“苹”安上岸、一战“橙”硕、马到“橙”功、“苹”安喜乐等心愿卡片,用这份专属“橙”意祝福大家心想事“橙”,并祝福考研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各学校还纷纷为考生送上大礼包,备齐文具,从细节上为考生助力。天津大学后勤基建部为考生提供加油包,包含纸巾、湿巾、
  • 2023-12-28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日前顺利结束。作为大四毕业生人生重要的一关,此次考试中,天津各高校纷纷为考生暖心助力、加油打气,同时细心提供考试服务,为考生营造温暖贴心的应考环境,展现了天津高校爱生如子的浓郁氛围。考前祝福:讨个好彩头 送上真心意考试前,各高校纷纷为考生加油打气,送上美好祝福,其中橙子是主角。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坚定学生的备考信心,缓解考试压力,传递温暖力量,给考研学子送水果,以“心想事‘橙’,一战‘橙’硕”之意,预祝考研学子成功。天津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联合各服务企业,为全校3000多名考研学生赠送水果,一人一个橙子、一根香蕉,寓意“心想事‘橙’、为你‘蕉’傲”。考研日当天,天津财经大学食堂有免费橙子发放,祝福考生们心想事“橙”。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第一届“暖冬‘果’然有你”水果文化节,精心制作了“苹”安上岸、一战“橙”硕、马到“橙”功、“苹”安喜乐等心愿卡片,用这份专属“橙”意祝福大家心想事“橙”,并祝福考研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各学校还纷纷为考生送上大礼包,备齐文具,从细节上为考生助力。天津大学后勤基建部为考生提供加油包,包含纸巾、湿巾、
  • 2023-12-28
    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汉语桥”相关线上线下团组63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团组23个,吸引了众多海外中文学习者参与——这是AK体育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活动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背后,是更多的人走近中国、爱上中国。●多形式开展汉语培训和文化交流金秋十月,在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巴郎卡拉亚的第一种植园内,当地员工艾莲终于盼来了办理签证的日子。作为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全资投资的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的优秀员工代表,她将奔向向往已久的中国,开启为期1年的汉语和企业管理培训。艾莲对中文和中国的向往,来自一份传承。在她所任职的合作区,聚龙集团印尼大区法律事务部副经理刘博文曾在10年前,通过校招进入了这家当地赫赫有名的中资企业,并获得了第一批赴中国学习1年的“管培生”资格。当刘博文等30名印度尼西亚籍员工来到AK体育时,一份中文学习计划让他们惊喜不已——15人一组的小班制教学、一对一的汉语学习伙伴、一班一名24小时在线的班主任、完全适配企业员工需求的“个性化”培训方案。除了每周20课时的汉英双语必修课,学校还安排了京剧、太极拳、书法、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在
  • 2023-12-28
    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汉语桥”相关线上线下团组63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团组23个,吸引了众多海外中文学习者参与——这是AK体育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活动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背后,是更多的人走近中国、爱上中国。●多形式开展汉语培训和文化交流金秋十月,在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巴郎卡拉亚的第一种植园内,当地员工艾莲终于盼来了办理签证的日子。作为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全资投资的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的优秀员工代表,她将奔向向往已久的中国,开启为期1年的汉语和企业管理培训。艾莲对中文和中国的向往,来自一份传承。在她所任职的合作区,聚龙集团印尼大区法律事务部副经理刘博文曾在10年前,通过校招进入了这家当地赫赫有名的中资企业,并获得了第一批赴中国学习1年的“管培生”资格。当刘博文等30名印度尼西亚籍员工来到AK体育时,一份中文学习计划让他们惊喜不已——15人一组的小班制教学、一对一的汉语学习伙伴、一班一名24小时在线的班主任、完全适配企业员工需求的“个性化”培训方案。除了每周20课时的汉英双语必修课,学校还安排了京剧、太极拳、书法、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在
  • 2023-12-26
    ■暖·2024年研考特别报道本报12月23日综合消息 今天,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全国报考人数为438万。本报记者分赴各地考点,现场感受寒风里考生们满怀希冀走进考场,奔赴这一场圆梦之约的场景;教育系统全力以赴周密部署,以暖心服务助力考生顺利应考的暖意。北京冷的是天气,暖的是人心“考生提前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入校。”今天7时30分,记者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门看到,校门口用分隔设施划出考生专用通道,方便考生迅速入校。学校保安站在路旁,引导乘车前来的考生进入校园。突然,一名考生焦急地跑了过来:“老师,我忘带准考证了,怎么办?”“拿出手机,有准考证电子版或者照片也行,赶紧进学校打印一张。”校门口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为了给考生提供便利,学校规定,出示电子版准考证或者相关证明就可以进入校门,到考点教学楼的第二道“关卡”前,才必须出示纸质准考证和身份证。在中国传媒大学,考场教学楼前支起几十个帐篷,每个帐篷上标记着考场号码,方便学生摆放书包时“对号入箱”,每个帐篷里还配备了专门的志愿者负责引导和服务,每名考生都有一个印着考场和座位号的贴纸,一式两份,考生取包时需要出示号码取走物品